原以為回家後會趕快寫起訪問稿,最後還是看戲、聽歌、msn。《深海尋人》,首四十五分鐘的氣氛很不錯,中段卻爛了,難怪當初給人批得如此厲害。都市令人異化,精神病患處處,每十個四個精神緊張,每一百個兩個有精神分裂問題,還有幾乎人人都曾經歷的失眠......如何關心身邊患有精神病的朋友確是個不錯的話題,可惜電影拍得不好,唯一可取的大概只有主題曲。
至於寂寞,原本想說,現在又不想了。
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
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
轉角......
遇上小王子。看戲第一原因為了戲名,小王子,就不惜一切的買票了。我又怎會沒想過,將會是如此的「台灣」,如此的繼續放任MV式的純愛小品,只不過,也不過為輕鬆一下吧,就奉小王子之名一頭「樁」了進場。
記得有電影人說過,台灣的愛情小品已到了浮濫的地步。故事一齣比一齣「同志」(似乎成了不能缺的元素),形式一齣比一齣輕──欠缺張力的情感開展,去除邏輯的場面跳接,沒解決的青春騷動的淡然結尾──說到底,不關係觀眾的訴求,只是能好好說故事的人太少。對的,已沒有說故事的人了,電影如是,文學也如是。至於這種世代性的「輕」是如何生成、表現及其內核的意義,正是我現時最關心的問題之一,也希望能在未來的日子落實於研究中,不論是文學還是電影。
陸陸續續想了許多(感覺)可行的題目,港台的經典改編、nostagia、學運世代......很想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範疇、一門專業,為自己這種積極的心態感到興奮,也自覺更努力的需要。
而一期一會的下午茶時間繼續跟老師和果林談文學,談不得不讚好的作家,談對文學作品的感知;連結起晚上被問及研究範疇及對象,我想更好是讓別人別人知道我與作品的邂逅,縱然只 是淡淡的交會,卻留下了深刻的痕跡。
「我想,人天生就喜歡躲藏,渴望消失。這是一點都不奇怪的事;何況,在我們來到這世界之前,我們 不就是躲得好好的,好到連我們自己都想不起來曾經藏身何處?也許,我們真的曾經在一根煙囪裡,或 是一塊瓦片下躲了好久,於是,躲藏起來就成了我們最想做的事。」 〈寂寞的遊戲〉
記得有電影人說過,台灣的愛情小品已到了浮濫的地步。故事一齣比一齣「同志」(似乎成了不能缺的元素),形式一齣比一齣輕──欠缺張力的情感開展,去除邏輯的場面跳接,沒解決的青春騷動的淡然結尾──說到底,不關係觀眾的訴求,只是能好好說故事的人太少。對的,已沒有說故事的人了,電影如是,文學也如是。至於這種世代性的「輕」是如何生成、表現及其內核的意義,正是我現時最關心的問題之一,也希望能在未來的日子落實於研究中,不論是文學還是電影。
陸陸續續想了許多(感覺)可行的題目,港台的經典改編、nostagia、學運世代......很想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範疇、一門專業,為自己這種積極的心態感到興奮,也自覺更努力的需要。
而一期一會的下午茶時間繼續跟老師和果林談文學,談不得不讚好的作家,談對文學作品的感知;連結起晚上被問及研究範疇及對象,我想更好是讓別人別人知道我與作品的邂逅,縱然只
「我想,人天生就喜歡躲藏,渴望消失。這是一點都不奇怪的事;何況,在我們來到這世界之前,我們
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
害怕幸福短暫一秒就崩落
故此害怕任何關係?
最近很喜歡跟陌生人在一起,結交新的人,接觸新的話題。不想太近,也不想太遠。突然有一種感覺,很害怕建立任何關係。也許我只是想有些可以說話的人在身邊,而其他呢,連想都不敢想。很怕猜測,很怕付出,很怕經營,如果有一個人,一個我很喜歡的人,而那又是一個很欣賞我的人,而我們同樣不相信關係地建立關係,那麼,這樣就一世也不錯。
----------
和我接近的後果總是不好的。我何必跟人接近?
最近很喜歡跟陌生人在一起,結交新的人,接觸新的話題。不想太近,也不想太遠。突然有一種感覺,很害怕建立任何關係。也許我只是想有些可以說話的人在身邊,而其他呢,連想都不敢想。很怕猜測,很怕付出,很怕經營,如果有一個人,一個我很喜歡的人,而那又是一個很欣賞我的人,而我們同樣不相信關係地建立關係,那麼,這樣就一世也不錯。
----------
和我接近的後果總是不好的。我何必跟人接近?
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
餘溫
「你不必走遍這世界,才能確知天空的每一個角落都是藍的。」
記得曾經有人跟我說過,迷戀同性的人都想過死亡,因有僭越不過的道德規模、無可避免的家庭決裂、難有「執子之手,與之偕老」的愛情關係等,死亡──自殺──總是這圈子中的集體回憶,彷彿都在鬥早鬥快,提早離場,到達彼岸。我不會不理解,猶如從不止息的旅行,親情、愛情皆無所歸宿,那唯一可供依據卻又唯一不可論證的依靠,大抵就只剩下「她」了──「她」,猶如一片擁有迷人景象的另一片土地、另一個國度──死後,便可永久居留。
確是這齣電影觸發我今夜如是想。一生漂泊的雲海終於遇上了最愛的男人林風,為旅途暫且撇下逗號,用五年、八年、十年的時間守候著這個待婚的男子,渴望改變他,跟自己同行。電影的主調是死亡,一個奇想三十歲前必死的gay man,卻要承受著半生求之不得的直男先離自己而去,林風永留雲海心中,雲海後又繼續旅程,在旅程劃下句號前憑對愛人的思憶在現世永留。
雖然這算不上一齣好的電影,但不知為何,每次路經唱片舖時,總希望你會看過這齣電影,或許這樣,我不必再多解釋,就可讓你明白我的想法。那種漂泊的意像,那種對死亡的偏執,那種跟天下男女一樣,因愛而渴望能改變對方使其愛上自己的心思,我只能說,沒有見過一個人物,可比那個幾近自戀的雲海更加貼合。正如最近都在被問愛怎樣的人,期求怎樣的關係,我總說,也許我是害怕關係的。意亂情迷的很想跟你一起,可我還時時會想,假若一天真的一起,我又會恐懼因獲得伴隨而來的親近,將之親手割捨。所以我不智的給自己下了個定論:也許我愛的不是男人,我愛的總是那些不會愛我的男人,那些容許我漂泊、而想停留時能借個肩膀的男人。我不是雲海,卻比他更甚。
「你不必走遍這世界,才能確知天空的每一個角落都是藍的。」這是陳克華在序中引佛家語的一句語。不為其禪意,我深受此話吸引,因他的漂泊,他旅行的實踐,Men on the Journey,《我旅途中的男人》。謝謝把它送我,一剎那我在想,到底是你為紀念我曾經成為你旅途中的男人,還是要我學陳氏一樣,將沿途風光逐一記下,到老時驀然回首,發現你不過是序章中那微不足道的註腳?......而我想,更應是後者的,因為你從不是如我一般的旅行者,儘管有時你也樂意充個背包客,可你像風,我卻是雲,風吹過後,總剩我獨自遠走,在不止息的旅途上。
記得曾經有人跟我說過,迷戀同性的人都想過死亡,因有僭越不過的道德規模、無可避免的家庭決裂、難有「執子之手,與之偕老」的愛情關係等,死亡──自殺──總是這圈子中的集體回憶,彷彿都在鬥早鬥快,提早離場,到達彼岸。我不會不理解,猶如從不止息的旅行,親情、愛情皆無所歸宿,那唯一可供依據卻又唯一不可論證的依靠,大抵就只剩下「她」了──「她」,猶如一片擁有迷人景象的另一片土地、另一個國度──死後,便可永久居留。
確是這齣電影觸發我今夜如是想。一生漂泊的雲海終於遇上了最愛的男人林風,為旅途暫且撇下逗號,用五年、八年、十年的時間守候著這個待婚的男子,渴望改變他,跟自己同行。電影的主調是死亡,一個奇想三十歲前必死的gay man,卻要承受著半生求之不得的直男先離自己而去,林風永留雲海心中,雲海後又繼續旅程,在旅程劃下句號前憑對愛人的思憶在現世永留。
雖然這算不上一齣好的電影,但不知為何,每次路經唱片舖時,總希望你會看過這齣電影,或許這樣,我不必再多解釋,就可讓你明白我的想法。那種漂泊的意像,那種對死亡的偏執,那種跟天下男女一樣,因愛而渴望能改變對方使其愛上自己的心思,我只能說,沒有見過一個人物,可比那個幾近自戀的雲海更加貼合。正如最近都在被問愛怎樣的人,期求怎樣的關係,我總說,也許我是害怕關係的。意亂情迷的很想跟你一起,可我還時時會想,假若一天真的一起,我又會恐懼因獲得伴隨而來的親近,將之親手割捨。所以我不智的給自己下了個定論:也許我愛的不是男人,我愛的總是那些不會愛我的男人,那些容許我漂泊、而想停留時能借個肩膀的男人。我不是雲海,卻比他更甚。
「你不必走遍這世界,才能確知天空的每一個角落都是藍的。」這是陳克華在序中引佛家語的一句語。不為其禪意,我深受此話吸引,因他的漂泊,他旅行的實踐,Men on the Journey,《我旅途中的男人》。謝謝把它送我,一剎那我在想,到底是你為紀念我曾經成為你旅途中的男人,還是要我學陳氏一樣,將沿途風光逐一記下,到老時驀然回首,發現你不過是序章中那微不足道的註腳?......而我想,更應是後者的,因為你從不是如我一般的旅行者,儘管有時你也樂意充個背包客,可你像風,我卻是雲,風吹過後,總剩我獨自遠走,在不止息的旅途上。
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
無題
難道沒練習太耐,感覺都追不回來?終於把感覺追回來了,眼睛也漸漸清晰起來。秋分的天氣總是這樣的,早晚滲透著涼意,中午時日頭卻在無情在曬,空無一片雲,幸而塵埃不飛揚,在NA校巴站外,總能見到湛藍的吐露港,和上方一卷卷連綿的羽雲。
記得曾有這麼一天,中午進了UC lib看戲(已忘記了是什麼......),到3點鐘準備下山時,剛把門打開,寒風迎面襲來,進館前後簡直是天與地。大概急跌了五度吧。不如今天,手提袋中會多帶件衣服,那時得緊緊捲縮住身體,在微雨中往UC車站跑去,等了好久好久,車來了,回宿後倒頭便睡。
真的好久好久了,不知為什麼把事情又回想起來......會不會有一天,在圖書館出來後能經歷同樣的場景呢?很期待......
記得曾有這麼一天,中午進了UC lib看戲(已忘記了是什麼......),到3點鐘準備下山時,剛把門打開,寒風迎面襲來,進館前後簡直是天與地。大概急跌了五度吧。不如今天,手提袋中會多帶件衣服,那時得緊緊捲縮住身體,在微雨中往UC車站跑去,等了好久好久,車來了,回宿後倒頭便睡。
真的好久好久了,不知為什麼把事情又回想起來......會不會有一天,在圖書館出來後能經歷同樣的場景呢?很期待......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