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廿五年前的懸案並不是電影的主體。男主角過去執著破案,逃亡回國後繼續對未完的案件窮追不捨,要把當中前因後果寫成小說,表面上為解一個心結──電影初段暗示的「恐懼」,或中段跟死者丈夫許下的盟誓──然而,當故事發展下去,觀眾便可逐漸理解男主角「追」的原來是一段未能開花結果的戀情;要解的,則是人到中年對惘然未知情為何物的慌結。當愛情的命題漸漸提昇,電影亦終於把懸案推向結局:死者丈夫滿心怨恨,私下把兇手囚禁廿五載,以慰亡妻之靈;事情被男主角發現,真相大白,男主角的「謎情」也才「水落石出」──執於過去,追撫往昔,並不值得堅持。回事只能回味,還是好好把話說出口,換一個笑容,兩枝玫瑰,以及遲延了廿五年展開的戀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